聚焦|正和島案例探訪 光莆股份的破界之道
發布時間:2022-06-15
一直以來,光莆股份堅持以科技為先導,用技術成果服務社會民生,市場需求引導者和行業領軍者的認知深入人心。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光莆股份是如何做到在堅守與創新的道路上並駕齊驅,在傳承和超越中堅守本心,在新賽道上創新突破,是眾多企業想要學習和借鑒的。
2022年6月12日,光莆股份特邀正和島進行為期一天的案例探討,共同探討從產品到場景解決方案的破界之道,尋求深度合作機會。
01 企業介紹之基地參觀篇
光莆股份副總經理林國彪引領到訪嘉賓參觀光莆智慧空間,為到訪嘉賓詳細解讀了光莆股份的核心理念、研發體係、品牌布局和業務類別,並特別介紹光莆業務布局的重點和方向,在場嘉賓認真聆聽,積極互動。
02 案例探討之領導分享篇
作為東道主,光莆股份董事長林瑞梅女士首先致歡迎辭,對正和島島親的到訪再次表示熱烈的歡迎。她在致詞中提到:“正和島是聚焦商界大勢與大事的優質新媒體,每一位島親都擁有自身獨特的優勢資源,也是優質的鏈接資源。”
光莆股份希望能以正和島為基點,與各島親共享資源,共同搭建上下遊產業鏈,服務於各行各業,聚合資源,聚勢向陽!
隨後,林瑞梅董事長分享《從產品到場景解決方案的破界之道》,講述光莆深耕半導體行業28年來的經營實踐。正是永不言棄的創業曆程讓光莆股份在疫情下積極擔當起企業家精神,用融合創新的破界之道逆行而上,在新賽道上實現新突破,不愧為半導體光應用的領軍企業。
林董主要從三方麵進行闡述:
首先,戰略布局對企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光莆一直以來堅持前瞻性的研發策略和以社會需要為導向的戰略布局,這是光莆能穩居行業領軍者的堅實基礎。從3人團隊的萌芽階段到如今1000+的員工隊伍,光莆始終立足研發,用女排精神應對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關注社會民生,致力於用科技創造健康智慧的生活。
其次,林董以事實為依據,講述光莆從器件研發到照明整機成功轉型的案例。同時在疫情、上遊原材料上漲的雙重壓力下,光莆積極開拓的防疫係列產品及解決方案榮獲工信部2021年度物聯網示範項目,也是亞運會官方指定消殺產品。不論是從器件到整機,還是從產品到場景解決方案,光莆堅持服務民生,勇擔社會責任,把握領先優勢。
最後,林董對光莆目前的招商戰略布局進行詳細解讀。光莆布局國內100場論壇、超20場展會等多種渠道以促成更多的城市合夥人和城市運營商,推動公共防疫產品在全國各地冷鏈物流、健康驛站等行業場景的落地。同時期望以正和島為平台,與各位島親企業進行有效鏈接,把先進的技術運用到市場,推向市場,共同服務於民生,創造健康美好生活。
分享結束後,島親們就與光莆未來合作方向和成為城市經銷商、事業合夥人的具體政策與林瑞梅董事長進行深度交流。
就島親們最關注的企業與光莆業務合作問題,林瑞梅董事長表示:企業的發展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追求點的突破,光莆有必要也有能力為城市經銷商和事業合夥人進行全方位賦能,是新形勢下適應市場變化、推動多方發展的有效路徑。
林董也表示,成為光莆的城市運營商、城市合夥人不僅可享受多渠道多方向的資源推薦和配置,同時光莆也將對合作夥伴進行科技賦能和資本賦能,提供從前端到終端的多方麵有效支持,共同推動整個互聯網的融合創新應用。
03 名師課程之現場輔導篇
原IBM全球企業谘詢高級合夥人、道可智庫創始人兼總導師李誌宏老師高度讚揚了光莆股份的創新之道。並指出,隻有將創新落地為規模化的產品,才能轉化為生產力。從產品到解決方案需要布局行業價值鏈的核心環節,麵向未來解決行業的真正痛點,才能衝出紅海競爭的戰略陷阱。
04 合作對接之細節確認篇
互動環節,島親們就自身資源與光莆鏈接的可能性進行深度溝通。不論是業務合作範圍的廣度還是合作內容的深度,光莆都能有效提供支持。
現場島親們紛紛表達業務合作意願,並當場落實了具體業務對接的需求。
在對企業未來發展問題的探討中,光莆股份副總經理林國彪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市場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唯有在做好自身的同時發揮平台作用,鏈接更多事業夥伴,才能一起把先進技術更快更好推進市場,惠及更多民生。
05 攜手合作之共謀發展篇
在中美博弈和疫情衝擊下,企業家麵向未來社會需求、真正解決行業問題、敢於做難而正確事情的精氣神,決定一個組織能走多遠。正和島島親祝福光莆股份在半導體光應用領導者的路上穩步前行,成為民族科技驕傲!
正如光莆股份董事長林瑞梅所言:“聚勢而生,向陽同行”,光莆股份作為行業領軍者,以正和島案例探討為契機,將自身作為供應鏈大平台與各島親企業高度鏈接,拓展城市運營商和事業合夥人,構築產業鏈互利共贏的合作體係,共同服務於民生,創造健康美好生活。
目前,光莆股份公共防疫產品正在全國重點區域穩步推進中,尤其是在冷鏈物流及健康驛站方麵的場景應用已十分成熟。我們通過科技賦能和資本賦能尋找優質的城市運營商和事業夥伴以創造更多價值,把領先的國際級科技攻關成果通過共同推廣及應用,惠及民生,為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做貢獻。